(资料图)
事项:
2023年4月23日,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1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0亿元,同比93.76%;毛利率同比3.49pct;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12.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22.79%;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后,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7亿元,同比+92.2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60.37%。
2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同比环比38.87%/+19.47%19.47%;毛利率45.31%,同比环比5.87pct0.95pct;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环比98.1481.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15.9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评论:
业绩持续高增长,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下游关键领域正逐步突破。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在汽车电子、泛能源等高成长、高壁垒市场的新品导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670亿元,同比+93.76%;其中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11/10.46/5.10亿元,同比+196.67%。
公司聚焦汽车、泛能源下游高壁垒市场,围绕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不断丰富产品矩阵结构调整下业绩有望保持高增态势。
公司是国内汽车隔离芯片的龙头,目前市场份额正快速提升。国内隔离及隔离芯片市场空间较大且仍在持续扩容,公司现已完成多品类布局,且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通信电源等领域均已实现批量供货,作为国产隔离芯片龙头,公司目前隔离类产品收入较小,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公司在隔离技术上持续投入和不断突破,在数字隔离器、隔离电源、隔离采样等系列推出低成本、高集成度、低功耗的新品,持续扩大隔离品类版图。
公司内生外延持续拓宽产品矩阵,布局海外市场打开远期成长空间。依托优秀的技术团队,公司在传感器方面推出磁传感器产品并实现在客户端的大规模量产,同时持续聚焦汽车电子市场应用,在电源管理方向推出电机驱动、LED驱动、供电电源、功率路径保护等多类新产品。公司也在积极参与产业基金并投资苏州英纳威半导体有限公司,未来外延并购有望助力公司发展。此外,公司积极开拓相关领域的海外客户,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2022年外销营业收入同比191.81%至1.69亿元,未来海外市场突破有望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模拟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模拟芯片供应商,产品品类扩张和下游领域拓展持续加速。考虑到短期景气度承压,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由5.00/8.00亿元下调至2.92/5.13亿元,新增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7.73亿元,对应EPS为2.895.08/65元。考虑到公司短期利润受股权激励费影响较大,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70倍PE,对应目标价355.4元股,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