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输入为什么效率低?
拼音的重码率非常高,不考虑音调只有 400 多种组合,而这些组合要对应的是成千上万个汉字。这意味着拼音不止要打字,还要选字,往往是输入容易找字难。尤其是某些读音,对应着大量多音字,例如 zhi、chi、shi。
形码设计三原理,第一原理就是「相容性原理」。也就是重码率要低,确保编码的唯一性。最好达到 2% 以内。拼音里面大量多音字同音字,效率显然是不及格的。为了改善效率,后来又有了双拼输入。不过只要是基于拼音,重码就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搜狗输入法的原理是什么?
2006 年,搜狗输入法横空出世。它在基本原理上和智能 ABC,紫光拼音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是它通过搜狗的搜索引擎,极大地扩展了词库。
用户输入的拼音不再是与本地词库对应,而是与整个中文互联网的内容匹配。
除此之外,搜狗还包括了整句输入、联想输入功能。要知道,整句打字的效率要比一个字一个字打高多了。而且很多时候你不用打完整的拼音,系统就会帮你补完。
此外,它还会记录你常用的高频词,随着你的使用,它会越来越顺手。
这些功能的加入,让拼音输入法的效率直接起飞。搜狗输入法一年内抢下了 90% 的市场份额。即使后来腾讯百度谷歌也纷纷加入战局,搜狗的市场份额也没掉到 70% 以下。
但客观一点来说,这些输入法在本质上,并没有让拼音成为更精确、重码率更低的输入方式。它只是用大数据,大词库和联网功能,强行提高了匹配效率。
关键词: 拼音输入 搜狗输入法 市场份额 输入方式 匹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