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微专业有必要报名吗 微专业和辅修专业区别是什么?

2022-06-16 16:00:27

从近两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实践来看,在设置微专业时,学校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秉承鲁班精神,锻造一流人才。我们是2021级智能建造实验班!”近日,在广东工业大学首个微专业——智能建造的开班仪式上,班级首届50名本科生满怀热忱地喊出了开班宣言。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启动微专业项目建设工作,计划每个学院至少开设一个微专业,充分利用科研与企业资源,打造一批“小而美”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

实际上,微专业也并非新鲜事物。近年来,为贯彻和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国内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微专业。越来越火热的微专业,能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未来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专业不等于辅修专业

“微专业,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小而灵活的专业,是大学生在学习原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扩充跨学科知识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肖明教授说,“微专业既是对主修专业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实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之一。”

如广东工业大学开设的智能建造微专业,可以让土木建筑类的学生选修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电子等学科知识;而计算机、自动化类的学生,同样可以学习土木工程的建造知识。山东大学开设的17个微专业,更是来自该校10所学院,包括生物微电子、多元智能、智慧交通与智能建设等众多专业。

微专业与辅修专业有什么区别?“辅修专业是在主修专业之外,再选择一个专业,学生可以兼修本专业以外的任何一个专业。而微专业,则是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交叉融合多个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肖明表示,微专业的设置具有灵活性,它没有单一的标准,可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根据产业需求进行整体规划与调整,能够做到不断地迭代、优化。

实际上,除了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微专业。

为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青睐微专业?在肖明看来,这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倒逼高校专业和人才培养改革密切相关。他表示:“以往高校的专业设置太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链接不紧密,难以有效满足科技前沿技术发展所需。因此,高校要实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战略,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并通过专业改革,开设微专业、跨学科课程,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

从近两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实践来看,在设置微专业时,学校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不同高校建设路径不同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微专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等院校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属于高校类微专业;另一类则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微专业,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

微专业是高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之举,同时也为高校提供了一种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各大高校依据自身的资源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对于微专业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例如,武汉科技大学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微专业,目前设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医学、创新创业管理等5个微专业。据悉,武汉科技大学开设微专业,旨在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进而能够让学生在离开校园后,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山东大学开设的微专业,则旨在衔接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培养方案与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因此,该校微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具有高阶性、交叉性和挑战度。

广东经济发达,市场需要跨界复合型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打造的微专业,面向广东省“双十战略”万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即10大新兴战略性产业集群和10大支柱性产业集群的布局,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专业不仅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更为重要的是,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微专业加上多元化的知识体系,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高校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智能建造微专业的第一节课,老师就为我们讲解了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这是我们原本的专业学习中没有涉及的,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眼界。微专业的上课时间都在周末,让我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也都有帮助。”广东工业大学智能建造微专业首届学生、智能建造实验班班长洪烨华说。

在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就可以申请微专业。修读微专业的学生周一到周五按主修专业培养方案学习,周末按微专业培养方案学习,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需包含微专业的元素。“两个培养方案并轨实施,为学生‘开小灶’‘加营养餐’。”肖明说。

他认为,微专业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塑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微专业,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只跨学科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与培养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科交叉融合水平;创新评价机制,以灵活、多样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微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重视数字化改革,通过慕课、虚拟教研室等数字化平台,共享专业课程资源,以科技手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 广东工业大学 科技前沿技术 辅修专业 智能建造微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