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版)》,适用于2022和2023学年。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各学科学时比重了吧,排在第一的语文总课时占比21.58%,英语课时占比4.41%,课时占比最低的是化学……
【资料图】
广东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意见》对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16门科目的课程实施作出要求。
具体课程计划见下表:
(图源:广东省教育厅)
每学年新授课时间明确
《意见》明确,每学年新授课时间35周(九年级33周),九年总课时量9522;
每学年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一学期复习考试时间1周,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3周);
每学年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可用于集中安排劳动、科技文体活动等。
小学每课时40分钟,初中每课时45分钟。
学校可在保证周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根据学科实际探索长短课。
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覆盖年级累计不超过六个,一个年级最多开设一门,不超过九年总课时的3%;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课时可统筹使用,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
鼓励将小学一至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与小学阶段的科学、信息科技、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团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
英语课
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以听说为主,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安排。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初中阶段若选择开设科学,需统筹科学和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
信息科技课
结合广东当前师资配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等现状,信息科技在四至九年级独立开设。
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一二三年级开设信息科技课,课时可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安排。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班团队活动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课时。
专题教育以渗透为主,融入相关科目中,原则上不独立设课。
书法课
书法在三至六年级语文中每周安排1课时,鼓励有条件地区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书法课,课时可在语文科或校本课程中安排。
跨学科主题学习
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利用好课后服务
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造条件开展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科学探究、劳动与研学实践等校本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