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豫东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时下,走进商丘市梁园区丁楼村北地的一处池塘边,只见池塘里碧水波光潋滟,池塘边芦芽青青、垂柳依依、蛙声阵阵,与池塘东岸边桃园里盛开的粉红色桃花勾勒出水色交相辉映的自然画境,令人流连忘返。正在桃园里为桃花授粉的果农李秀玲介绍说,每年盛夏时节,这满池塘里的水面被碧绿的莲叶铺满,粉红的荷花竞相妖娆,微风轻拂,送来阵阵馨香,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欣赏到“白洋淀”美景。然而谁能想到,昔日这个坑塘是村里的垃圾坑,里面遍地都是生活垃圾,恶臭扑鼻,气味难闻。村里通过疏浚清淤工程专项治理,如今,该旧池塘变身成了景观点,成为市民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去处。据了解,丁楼村这个废坑塘之所以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该镇大力开展的坑塘综合整治计划。
近年来,观堂镇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突出抓好坑塘专项治理。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该镇对坑塘开展全面排查,针对不同坑塘实际,一坑塘一策,制定具体清理方案,对普遍关注的重点区域、敏感水域,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各村干部进行“地毯式”排查。根据坑塘位置、功能、水源条件等因素,按照生产型、生活型、生产生活型三种定位,分高中低治理标准,宜藕则藕、宜渔则渔、宜草则草,分类制订生态治理方案,进行对症治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农村坑塘沟渠疏浚清淤工程专项治理。通过清理坑塘垃圾淤泥、疏浚进出水口、整修岸坡、绿化堤岸等行动,修复农村水生态环境。工作中,注重示范引领,通过打造清水绿岸、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群众认可的精品亮点,将60余个坑塘建成荷花园、小游园、垂钓园。同时,该镇采取市场化措施推进坑塘(河渠)改造利用,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在此基础上建设小游园、承包坑塘,使闲置的资源活起来,最大限度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王启山庄退伍军人赵猛虎主动请缨承包村北50亩坑塘,经过清淤后,将挖好的坑塘里引进水源,水里种上莲藕,并投放近2万尾鱼苗,还在鱼塘四周栽植上绿化树,供游客钓鱼乘凉。如今,赵猛虎靠卖坑塘里的藕和鱼每年收入5万多元。
为维护坑塘治理长期的效果,该镇建立了坑塘管护机制,做到坑塘有专人管理,有专业维护,由坑塘所在村组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作为管护人员,保证坑塘的日常维护到位。每处坑塘均设有安全警示牌,严防溺水,杜绝出现安全事故。在坑塘边建立公示牌,每个公示牌均标明坑塘基本情况、分包人员姓名、职责、举报电话等内容,设立在坑岸醒目位置,接受群众监督。
周庄村有个大水坑,以前坑周围陈年垃圾堆成山,没人管无人问,最让人难受的是,邻居倒垃圾争地界闹不和,被大家称为“积怨坑”,今春,村里通过出动机械挖掘、清淤治理,坑塘四周绿草护坡,绿树护堤,绿荷护水,保证水质达标。岸边修建环形步道,建起了放置石桌石凳的凉亭,昔日的臭水坑成了村民们休闲避暑乘凉的好去处。
“以前俺家屋后的水坑无人清理,坑塘里的水是又脏又臭,一到夏天河里冒出的臭气味熏得路人睁不开眼。如今经过治理后,水变清了,水中茂盛的蒲草、碧绿的荷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天吸引来大批水鸟前来觅食、嬉戏。岸边还安装了栏杆和凉亭,种上了花草树木,成了俺这里最漂亮的地方!”一提起坑塘治理,陈留庄村民陈建设就交口称赞,直夸这件惠民工程得民心、顺民意。
(田保庆通讯员 陈臣)
河南科技报·科技新闻网商丘新闻热线:13781616296,邮箱13781616296@163.com
关键词: 专项治理 商丘市梁园区 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