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优四化”专项专家到浚县白寺坡滞洪区指导小麦春管 “科技壮苗”正当时

2022-03-22 16:16:47

本报讯 (记者尹鸿展 文/图)3月19日,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专项(简称“四优四化”专项)项目组专家黄绍敏研究员、王恒亮研究员、方保停副研究员和鹤壁市农科院院长莫海江研究员、程玉红研究员等一行8人奔赴浚县白寺坡滞洪区调研并指导项目示范区麦田春管工作。调研发现,虽然去年播期较晚,但经过前期细致管理,示范区小麦苗情转化好于预期。据黄绍敏介绍,受去年强降雨影响,滞洪区土壤性状、养分改变,加之去年播种整地质量差,小麦出苗较差。目前,虽然深层土壤含水量尚可,但表层土壤缺水。眼下小麦正处于起身拔节管理关键期,建议项目示范区抓紧时间灌拔节水,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进大分蘖生长,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另据专家综合研判,今年小麦病害呈重发趋势。王恒亮建议目前要做好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的防治,控制根茎部病害的浸染扩展,下一步要做好赤霉病、白粉病等病虫害预防和“一喷三防”工作。“四优四化”专项专题负责人方保停指出,加强春季麦田管理,要因苗制宜、分类施策。经过冬春管理,目前示范区三类苗逐渐减少,苗情转化升级较好,但仍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春季冻害的预防工作。浚县卫溪办事处付庄村党支部书记付太华指着正在灌水的小麦介绍,在政府督促、科技人员指导下,小麦长势越来越好。他表示,将按照科技专家的技术指导,做好中后期麦田管理,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莫海江强调,鹤壁市农科院将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因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千方百计保夏粮,打好全年粮食丰收的第一场硬仗。

关键词: 项目示范区 科技人员 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