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水肥管理板栗树有了“智能管家”
近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的明清板栗园引入了“智能管家”——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管理员只需通过电脑屏幕或手机App就能看到园区内各项实时监测数据,并可根据土壤湿度设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此外,管理员还能通过360度旋转摄像头查看板栗树的生长情况以及自动杀虫灯杀虫的数量等。明清栗园占地100余亩,园内种有板栗树万余棵,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栗树有33棵。传统的浇灌和施肥方式容易造成水肥浪费,用量多了少了都不利于板栗树生长。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在每棵板栗树的根部都留有出水孔,可根据板栗树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其所需的水量设置灌溉时间。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园区的土壤温度、湿度、EC值、pH酸碱度等。微气象环境监测设备可监测栗园内的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数据。物联网自动杀虫灯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趋波性,在夜晚通过紫外光引诱害虫,并通过高压网击杀害虫,每电死一只害虫,系统会自动记录数据并上传。“通过监测各种环境数据、控制板栗生长过程,可使板栗处于一个最佳的生长状态。该系统应用数字农业技术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可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板栗的生长及环境数据。”北京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思鹏介绍。这些科技设备均采用太阳能发电,并配有传感器,每5分钟就可以上传一次数据,形成数据库后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相关农业数字模型,为植株病虫害监测及预测、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和养分投入等提供支撑,实现板栗的精准种植。精准的水肥管理,不仅可以节约水肥,还可减少空包栗子现象的发生,提高板栗品质。此外,园内采用的一系列全自动设备也节省了人工成本。(张晴晴)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联网系统 灌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