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县三门闸街道东城社区李庄村:集资修建下水道,靓丽家园“我”创造

2022-03-04 10:45:48

“‘年’都跑远了,怎么还在走亲戚?”

“老表,今天都正月十六了,怎么没有出去打工?”

“老表,路上都挖上沟了,过不去,麻烦你出来接一下吧。”

“你看看,每天一双鞋,这都换了三双了,洗刷过的还没有干,这可是最后一双了。”妻子对着穿鞋准备出门的丈夫说……

这些都是发生在2022年春节期间的汝南县三门闸街道东城社区李庄自然村里的事。

李庄自然村位于三门闸街道东城社区“备战路”旁,61户256人,民风淳朴,蔬菜种植一直是该村的优势。由于社区资金不足,李庄自然村内路面坑洼不平,排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生活污水横溢。每逢雨天,积水都会流到路上,严重影响村民的正常出行。

随着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开展“六清”、治理“六乱”的深入,分包李庄村的社区干部张成“走村入户拉家常”成了日常。正月初六,在村民小组长黎小克的家门前,李小友、沈中、王永星等十几位村民在谈论村里的排水问题,张成提出“由村民集资修建村内道路、下水沟”的倡议,很快得到大家响应。经初步预算,至少需要资金30000元。说干就干,黎小克、李小友、沈中、王永星、李小松、李根成等12位村民立刻从各自家中拿出现金3000元(共计36000元),送到李根成家中,修建资金得到落实。正月初七,挖掘机开到李庄村,清理杂物、放线、撒灰……村民也纷纷响应,加入集资行列。到正月十六,参与集资村民已达28户,集资84000元。贫困户、残疾人李留根拿出100元现金,也要为集资出把力。村民知道李留根来钱不易,把100元退给了他。李留根买了三包烟,硬塞给大家,村民们才不得不收下。

黎小克 摄

自开工那天起,家家参与、人人出力,修建道路、下水道已成为整个村庄的事。随着工程的进展,开挖的沟渠越来越深、堆土越来越多、管件庞大,出于安全考虑,社区只允许青壮年参与劳动,老人孩子留守家中。到竣工时,累计投入300多个工时,多种车辆140多台次。小组长黎小克有多年道路施工经验,村民们推举他负责整个工程的规划、指挥。他二话不说,毅然放下生意、家事,拿着自己的“水准仪”,充当了施工技术员、自卸三轮车的驾驶员、管道铺设时的搬运员、材料采购员……经过十多天的日夜苦干,共清理道路两旁残墙断壁35米、柴堆23处、旱厕2户、开挖沟渠680米,平整道路1300平方米,修建直径550厘米主下水道520多米、直径300厘米出户下水管160米、直径550厘米污水井9个、50多个雨水井,路面铺撒石沫46吨1000平方米。

汝南县三门闸街道“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极大地激发了街道村民参与改善人居环境的责任感。李庄村自筹资金、建设美好家园的做法,影响带动了东城社区的霍庄自然村。霍庄村六户村民在霍坤的带领下,集资18000元,改变霍庄村环境,现已开挖沟渠200多米,平整道路400平方米,修成直径300厘米主下水道180多米、直径200厘米入户下水管60米、直径300厘米、污水井3个、6个雨水井,路面铺撒石沫5吨140平方米,工程现已竣工。

张化强 摄

社区干部张成说:“东城社区积极响应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立祥对人居环境治理的号召,踊跃集资、义务出工,现在李庄村已完成两条主街道的下水管修建,受益村民近60户。”三门闸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李永辉说:“人居环境治理,重在参与、重在行动,三门闸街道东城社区李庄自然村自筹资金、自造靓丽家园的做法,为其他社区作出了表率。”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方式随意、成分不同,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难点和突出短板,排水管网是一个村污水的血管,只有管路畅通无阻,污水及时疏放,才能让环境美、空气新,东城社区李庄自然村下水管道修建正是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关键一招’,值得其他社区学习借鉴。”三门闸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廖志刚说。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巩固“省级文明乡镇”创建成果,三门闸街道将积极总结东城社区李庄村“集资修建下水道,靓丽家园‘我’创造”经验,干群齐心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黄成 通讯员张化强 胡文亭 )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村内道路 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