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拉动消费者业务强劲增长 拓展运营商业务创新想象空间

2021-12-02 13:29:49

近日,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达到26个,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其中行政村5G通达率预计达到80%,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这不仅为未来5年我国5G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而且将深刻影响5G toC和5G toB的各个方面。

5G拉动消费者业务强劲增长

消费者业务(toC)一直是运营商的基本盘,也是5G的出发点。5G的强大能力拓展了运营商业务创新的想象空间,有力地拉动了运营商消费者业务的增长。自从5G商用以来,在运营商的消费者业务方面,5G就显示出强大的正向拉动作用。

不久前,三大运营商陆续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在前三个季度表现优异,在净利润方面三大运营商总和已超千亿元,其中5G在拉动增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9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4亿,比上年年末净增4185万户。其中,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4.45亿,比上年年末净增2.47亿户。

在用户方面,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国移动移动客户总数约9.56亿,第三季度净增移动客户1020万户,移动客户增长持续向好;5G套餐客户达到3.31亿户,5G网络客户达到1.60亿户,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三个季度,中国电信移动用户净增1864万户,继续保持行业领先,达到3.70亿户,5G套餐用户净增6904万户,达到1.56亿户,渗透率达42.1%。同样,中国联通在前三个季度移动出账用户净增974.2万户,达到3.15553亿户,5G套餐用户净增6611.5万户至1.36945亿户。我国5G套餐用户已经突破6亿户。

得益于5G网络覆盖的快速改善,5G正在显著促进用户业务体验提升,这里有几个特征非常值得关注,比如,移动视频类HDR(High Dynamic Range)开始普及,三大视频网站(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普遍支持HDR;视频铁粉用户开始习惯了倍速播放(哪怕是高清视频);视频在乡镇(甚至是有5G覆盖的边远地区的乡村)更受欢迎,由此带来乡镇地区用户视频流量明显高于某些城市用户,这些特征带来了用户DOU明显增加,有效拉动了用户ARPU的回升。其中,中国移动前三个季度手机上网流量达到908亿GB,同比增长39.1%,手机上网DOU突破12GB。前三个季度,移动ARPU为人民币50.1元,同比增长2.6%。中国电信前三个季度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上升39.3%,移动用户ARPU为人民币45.4元,较去年同期继续增长。中国联通移动出账用户ARPU同比增长6.3%至人民币44.3元。三家运营商移动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33.24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8%。

不仅如此,得益于5G的快速普及,类似云游戏、VR/AR等大带宽的交互应用正在迅速普及。5G所带来的更大带宽、更低时延正在打破云游戏面临的网络瓶颈,助力云游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5G的更低时延可以有效解决头晕问题,再加上大带宽给VR/AR渲染处理能力和画质体验带来了大力提升,还有连接数密度等指标的优化和云算力的应用,VR/AR有望在5G时代得到大量普及和应用。

随着《规划》中5G发展目标的逐步落地,相信5G toC业务将步入快车道,为信息通信业整体利润的正向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5G渗透生产环节润物无声

如今,行业应用(toB)已经成为运营商的战略拓展方向,也是5G的价值承载。我国已将5G作为数字化转型和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5G作为行业中间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科技,可以将信息通信的澎湃能量传递到千行百业每一个需要的角落,不仅提升这些行业的发展水平,也加速了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5G toB市场的机会大部分依赖于大规模部署5G独立组网(5G SA)。这可使需要特定安全和/或性能的工业应用充分利用5G优势,例如超可靠、低时延(uRLLC)、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技术。中国是目前全球市场唯一一个所有运营商都部署了5G SA网络的国家。目前中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 SA网络。

同时,我国在积极培育5G应用方面做了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产业界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合力,部分重点行业5G应用模式日渐清晰。从2018年开始,“绽放杯”已经连续开展了4届,大赛包含文旅、先进制造、通用产品、智慧生活、安全专题、智慧金融等专题赛,参赛案例由2018年的400个增加到今年的超过1万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

得益于强大的网络基础和良好生态建设,我国5G toB应用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其中,工业制造、采矿、港口等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加速规模落地,“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5G空中课堂、5G虚拟实验室、5G智慧校园等应用初具规模;超过600家三甲医院开展了5G﹢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应用;增强现实导游、4K/8K直播等5G应用在信息消费领域快速发展。

据估算,到2026年,5G将为全球十个主要产业带来1.3万亿美元的数字化市场规模,其中能源产业/公用事业(水、电、燃气等)占比最高为19%,约为250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制造业是目前5G toB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其次是运输与物流,以及能源和采矿业。这三个行业总计占据了目前所有5G toB应用案例的60%以上。随着R16的冻结,更多的针对工业物联网的产品解决方案推出,更多的垂直行业会加速5G toB的步伐。工信部今年发布的5G“扬帆”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3年“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要达到35%,重点覆盖自贸区、工业园区、企业厂区等重点区域。这意味着5G toB绝不是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而是要渗透到具体生产环节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预计未来5年围绕5G SA的进一步发展,运营商将具备提供强大私有网络和专网的潜力,中国将成为全球5G toB标杆市场,不仅拉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而且为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徐勇)

关键词: 5G 消费者业务 强劲增长 拓展 空间